葛店开发区北部有一座因晋代著名道教医学家葛洪在此修行炼丹而得名的神人山(现称黄家大山),神人山下长江岸边有一块伸入江中60多米的石矶,每当江水冲击矶石,激起惊涛拍岸,蔚为壮观,黄矶村因此而得名。
夏秋之交,天朗气清,金菊初开,碧荷飘香。神人山南侧的电厂新村内生机勃勃,景美如画。1991年,鄂州电厂落户葛店开发区黄矶村。近两千名黄矶村村民因征地搬迁至此,这里成为他们新的家园,梦的起点。黄矶村村民从这里出发,靠着自身的勤劳智慧走出了一条转型致富的成功之路。
迎来新机遇 面临新挑战
夕阳西下,百鸟归巢。家住黄矶村施家湾9组,现年76岁的老村支书记范志家吃过晚饭,从家中抽屉里拿出相册慢慢翻看。一张张泛黄的相片记录着自己的青春岁月,也记录着黄矶村的发展历程。
“以前村里到处除了山就是耕地,光种粮食还解决不了温饱问题。”提起村民过去靠种田吃饭的日子,范志家对往日的困境依然记忆犹新。90年代以前,黄矶村人多地少,全村人种田,自产粮食还满足不了本村1700多户家庭的需求,每年仍然要吃上三个月的国家供应粮才能勉强度日。
在那个农耕年代,黄矶村一个强劳力的年收入不过240元,低的仅有136元,村民收入来源单一,村集体经济几乎为零。一度被列为葛店最为落后的“三湾一矶”贫困村。
这顶后进的“帽子”在黄矶村头上一戴就是20多年,直到鄂州电厂一期工程在黄矶村动工兴建,2445名村民因征地拆迁而转为非农业户口,电厂征地补偿金如约发放,村民收入显著增加,大家认为改变命运的时刻终于到来。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了国家大工程,那时候就希望着能进电厂当个正式工人,端上铁饭碗。”20年前,范志湖作为失地农民,如愿以偿的成为了鄂州电厂的一名巡检工,从事码头煤炭运输皮带巡检工作。
可是现代化的大型电厂依托自动化生产,对用工人员的技术要求很高。像范志湖这样被安置到鄂州电厂工作的黄矶村失地村民有100余人,因为不懂技术,大部分只能从事一线维修和卫生保洁等辅助工作,收入没有技术工种高。
“当时进去以后,就想着通过努力工作能够站稳脚跟,不想一直是个打杂的,但是最终没能如愿。”美好的期望与现实的无奈让范志湖心中产生巨大落差。
黄矶村其他在电厂建设初期被安排到市级工矿企业工作的适龄青年,受大环境影响,所在企业经营不善,大部分又失业返乡,大家等待招工致富的梦想悄然破碎。
迎难而上 不等不靠谋发展
面对失地又失业的困境,当一部分村民正不知所措的时候,另一部分人认清形势,早早的行动起来自谋出路。
每天早上7点,黄矶村村民熊灯亮都会如往常一样,将泥瓦工具放进汽车后备箱,坐入驾驶室,点着发动机,开着他的“福克斯”到武汉一家工地去“撵”兔子。
葛店高中旁有一块临街区域,在30年前,是葛店至武汉的老25路公交车的始发站。因为这一块的早点摊多,人流量大,黄矶村人喜欢在这一块来寻找打零工的机会,这种打零工的行为,也被当地人称之为“撵”兔子。
熊灯亮每天外出“撵”兔子,妻子傅喜兰在家里开小卖部兼顾家务。90年代初,当地泥瓦匠工资15元一天,熊灯亮靠着勤劳苦干,一个月能赚到400多元。在91年,就建起了当时村里为数不多的二层红砖楼房,成为村里有名的“万元户”。
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身边越来越多的村民丢掉“等靠要”思想,主动外出“撵”兔子。因为活做得到好,认识的客户多,熊灯亮渐渐成为黄矶村小有名气的“牵线人”,施工单位有用工需要,找他;村民有空闲想做事,也找他。
现如今,每天少则十来人,多则上百人的农民工班子跟着熊灯亮谋生活。他们的足迹也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遍布葛店和武汉。
一方面村民自力更生谋出路,另一方面村两委班子立足长远谋发展。在认识到搞好村级经济还得依托国企资源后,黄矶村迅速行动起来。
“村委会认真地了解村民的实际困难,研究化解村企矛盾的方法方案,较好地化被动为主动。”现任黄矶村党总支书记佘万年介绍,在征得鄂州电厂和相关参建企业的认同下,黄矶村组建了相应的劳力管理班子和劳务队伍,引导劳动力有序地参与国企和新村建设。
同时根据参建企业的物资需求,组织建筑材料的供给。黄矶村先后创办了劳动服务、工程机械、建筑装修、环境绿化、粉煤灰运输等八家企业,常年用工达300多人。全村拥有灌装运输车、挖掘机、装载机等重型车辆45台套,轻型运载车辆60多台套。村集体收入也增加到每年21万元。
一系列举措很大程度上缓解了黄矶村闲置劳力的就业压力,密切了企业、地方、村民关系,在支持国企建设发展的同时,打开了村民勤劳致富新思路。
城乡一体 迈上康庄幸福路
生计有了着落,钱包渐渐鼓起来,黄矶村村民的日子越过越好。
远眺电厂新村,白墙红瓦、窗明几净,走进新村内,道路宽敞、绿树成荫。这里是电厂征迁时黄矶村按新社区标准,集中规划,统一建设的村民新家园。在30年前,这里是附近村民人人羡慕的“豪宅区”。
“一部分村民到武汉和开发区买了房子,我们这些老同志还是喜欢住在电厂新村,这里舒服自在。”今年65岁的退休医生王银香家住电厂新村6组。30年前,他们一家搬迁到这里。现在每天傍晚,她都会来到自家前院为花草浇水。
王银香的两个女儿,一个住在葛店城区,一个住在武汉。隔三差五就会回家看望二老。“现在生活条件都好了,她们都有小车,回家都很方便,到了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候啦!”王银香满脸堆着幸福。
在电厂新村中央有一所“黄矶幼儿园”,这里托管着附近村民的300多个孩子。40多名教职员工中,有一半是黄矶村村民。“经过培训后,有做保育员、食堂后厨、校车司机的,他们在这里工作还能照顾孩子和家庭。”幼儿园园长黄永民说,孩子就近入学,村民就近上班,大家都很满意。
此外,电厂新村内,现代化的小学、卫生室,村级文化娱乐中心、农家书屋、篮球场等设施应有尽有,村民们享受着与城镇居民一样的幸福生活,在服务鄂州电厂发展的过程中成功实现自身的变身转型,真正地融入到城乡一体化进程中。
远处传来阵阵放学铃声,不一会儿,几名朝气蓬勃的儿童来到村中央广场游戏嬉闹,在他们身上,大家看到了黄矶村的未来......
“我们村下一步打算积极依托电厂资源,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夯实村级经济基础。结合开发区的产业布局,依托政府相关政策,进一步拓宽村民致富渠道,满足群众的就业需求,提高老百姓的幸福指数。”谈起未来,村党总支书记佘万年信心满怀。
记者感言:
为了支持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土地被征收。不少农民变身为“新市民”,因为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他们一开始在寻找新的生活出路上普遍缺乏门路。但是,社会发展带来阵痛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多新机遇。只有解放思想,摆脱“等靠要”思维,依靠自身勤劳智慧的双手,结合政府相关帮扶政策,顺势而为,创新发展,才能在时代的浪潮中激流勇进。(陈振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