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4年的主要工作成效
(一)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企业和项目建设
1.服务项目征地拆迁。牵头开展司法强拆、集中拆违等重大行动10次,先后为电厂四期、长兴项目、高新大道、复兴大道等项目建设清理了障碍、破除了梗阻。
2.跟踪包保服务企业。领导班子带头包保服务企业,为铁神新材料公司、宝业建工公司与区内重点项目建设方牵线搭桥,拓展了销售渠道。
3.服务招商项目落地。组建专班,全程跟踪服务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成功协助北京泽石科技产业园项目顺利落地开工,唯森制药、三新学校二期项目正加快推进。
4.减轻企业负担。面向招商引资新落地项目实行城市道路挖掘收费减免,为企业减轻了负担。
5.实施首违不罚。面向区内诚实守信经营主体推行柔性监管执法方式,对首次和轻微违反城市管理规定的违法违规行为,以批评教育为主,减轻处罚或不予处罚。
6.优化审批流程。严格实行一个窗口受理、一个窗口办结,减少办理中间环节,让企业和群众少跑路。
7.落实容缺办理。对信用优秀的经营主体开辟绿色通道,在办理排水许可、建筑垃圾处置许可、挖掘城市道路许可方面实施了容缺,提高了办事效率。
(二)实施精细管理,提升城市颜值和品质
8.牵头组织城市管理十大攻坚行动。贯彻落实三级干部大会精神,牵头制定了《葛店经开区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提升十大攻坚工程实施方案》,明确了任务清单、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发挥攻坚指挥部办公室职能,加强督办和调度,持续推动城市管理十大攻坚行动取得阶段成效,城市面貌获得极大提升。
9.持续开展退菜还绿行动。对道路沿线围栏搭棚、占地种菜、毁绿种菜等行为持续开展巡查和清理,今年来累计清理围栏搭棚80余处,清理菜地近3万余平方米,推动复绿美化,城市疤痕得到有效消除。
10.开展废品回收、占道洗车专项治理。牵头实施废品回收和占道洗车专项治理,整治全区废品回收点76家、规范占道洗车门店8家,占道经营、乱堆乱放、污水横流等现象得到明显好转,周边环境得到改善。
11.强力打击违法建设。贯彻落实全市“两违”整治要求,持续推进查违控违“铁拳”行动,将人工巡查与无人机航拍等技术手段相结合,用好房屋三维建模成像比对,对违法建设露头就打、发现就拆。今年来,共拆除违建面积17153平方米,其中新增违建62处,面积1295平方米,消化历史存量违建198处,面积15858平方米。全区违建行为得到有效控制,存量违建进一步得到消化,控违成效在全市继续保持领先。
12.牵头实施交通运输联合执法。牵头联合交警、交通等部门成立执法专班,昼夜常态化在高新大道、316国道等开展道路交通执法行动,对货车超标改装、超限超载、超高抛酒等“三超”违法行为以及建筑垃圾违规运输行为进行打击。联合执法专班已累计开展行动25批次,出动执法人员400余人次,其中共检查过往车辆700余台,共查扣违法货车21台次,卸转货物1356.35吨,处罚非法改装13台次,罚款6.5万元。危害“一纵一横”道路安全的交通运输违法行为趋势得到扭转。
13.加强非机动车规范管理。组织开展葛店南站周边交通秩序整治行动,对非机动停放秩序进行劝导规范,暂扣未在规定区域停放的车辆200余台,经过为期一个月行动,南站周边停车秩序极大好转,得到群众一致好评;开展共享单车集中充电设施安全检查4次,整改安全隐患3处;构建共享单车定点停车系统,新建共享单车集中停放点123个,划设非机动车停车位7690个;全区非机动车停放秩序得到有效规范。
14.规范建筑垃圾处置。排查整治建筑垃圾随意倾倒点5处,清理乱倾倒建筑垃圾300余吨;对长咀村建筑垃圾临时调配场进行关停整改;严格落实建筑垃圾处置核准,发放建筑垃圾核准处置许可证241张,核准消纳工程渣土36万方,装修建筑垃圾1.7万吨;严厉打击违规运输、偷倒乱倒建筑垃圾行为,立案查处14起,处罚5万余元。建筑垃圾运输处置行业秩序得到有效规范,污染道路、随意倾倒行为进一步减少。
15.推动生活垃圾分类试点。组织实施垃圾分类试点项目,投入447万元,在大湾社区、实验小学、武城村等共八家单位开展试点建设,配齐转运车辆、分类设施、宣传阵地;并引入专业团队开展常态化培训宣传。城乡垃圾无害化处理体系进一步健全。
16.净化城市立面空间。开展户外广告及门店招牌整治,集中拆除高空字体广告6处,拆除灯箱广告、落地广告牌、一店多招等违规广告牌80余处。城市立面得到净化。
17.开展城镇排水许可专项整治。组建工作专班,对排水户未办理许可、预处理设施(含内部管网)建设不达标、接入市政管网错漏混接、违法违规排水等进行分类整治;完成全区排水户摸排,摸清重点排水户187家,规范发放排水许可43家,正在办理51家。城镇排水许可进一步规范。
18.牵头完成城市构筑物核采。召集相关职能部门与第三方专业机构组建了33人的外采专业队伍,组织开展数公基城市构筑物采集培训,全面完成64条道路的普查任务,核采面积60平方公里,涉及73个小类部件,共核采城市构筑物部件88933个,工作成效受到市牵头单位表扬。
19.推动建设“全市一个停车场”。全面完成区内停车泊位摸排登记,有计划开展上门宣传和政策宣讲,已累计完成平台联网接入停车场49个,泊位32750个,占比超60%,推动区内停车资源有效共享。
(三)推动执法改革,提升行政执法质量和效能
20.完成市级执法人员转隶和业务承接。圆满完成市城管执法支队18名执法人员转隶承接;先后与市邮政局、市文旅局、市城管委签订了行政执法委托书,并获得了行政执法专用章;以委托执法形式承接园林绿化、市容环卫、市政设施、住房、城乡建设、规划、文化出版、旅游、邮政等执法事项800多项。
21.加强重点领域综合执法。今年来,共立案查处违法案件31件,处罚15万余元,办案重点主要集中在市容环境卫生、违法建设、建筑垃圾运输处置、燃气安全等方面,各领域执法扎实推进、成效显著。
22.着力解决群众身边突出问题。深入践行“721工作法”,用服务和管理方式解决常见问题,隐患消于未然,苗头止于萌芽,减少立案执法数量,试行简易执法。妥善处置市容环境问题507起,餐饮油烟污染问题42起;处置广场舞扰民、露天KTV、露天烧烤噪音案件214起,处置违建线索102条;捕捉收容流浪犬只220余只。群众满意度持续提升。
(四)加强队伍建设,推动执法队伍全面过硬
23.深化作风建设。组织开展执法队伍大练兵大比武和行政执法队伍全员大轮训;有计划开展公共法律知识、业务知识和行政执法技能培训;持续深化队伍作风建设“强转树”专项行动成果。
24.完善制度建设。对工作纪律、考勤制度、休假制度、执法大队绩效考核办法进行修订,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全流程严格约束各项执法行为,全面提升行政执法水平。
25.强化纪律建设。持续开展群众身边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定期督查并通报违反工作纪律相关情况,落实奖惩措施;严格规范第三方单位、关键岗位人员的日常履职和管理行为,严格防控吃拿卡要等违纪违规问题;确保内部管理全面从严。
26.加强党的建设。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和每月主题党日活动要求,专题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总书记视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持续提升党员职工理论素养和能力水平;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将《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作为重要学习内容,制定学习计划,开展集中学习讨论活动8次,讲专题党课2次,党员干部以案促学、学深悟透,纪法意识不断增强;选优配强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切实落实驻村工作职责,帮助新城社区加强党组织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开展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推动共同缔造和乡村振兴取得一定成效。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区内背街小巷、马路市场、校园周边、还建小区等部位市容市貌水平距离武汉新城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乱牵乱挂、乱堆乱放、乱搭乱建、乱贴乱画、乱停乱靠等问题还时有存在;12345市长热线等渠道群众反映问题近年来呈现爆发式增长,今年办件量近2000件,占道、油烟、噪音、扬尘等扰民问题还很突出。
2.服务企业能力有待增强。包保服务企业主动出击靠前服务还做得不够,解决企业困难诉求的办法还不多;跟踪服务的项目建设中还有两个项目实施进度滞后;企业办理行政许可流程还有待进一步优化;涉企行政执法检查有进一步简化的空间;涉企行政执法相关信息公示公开做得还不够及时;基层执法人员文明执法要求落实不到位,方式方法有待改进。
3.承接综合执法业务能力还有待提高。今年全市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以来,我单位承接了一批文化、旅游、住房、环保、邮政等很多陌生领域的执法业务,对于新划转的执法项目,虽开展了相关培训,但在短时间掌握并熟练运用相关业务知识,仍有困难;除执法人员不足外,配套的阵地、装备、器材、设备、车辆等方面还有很大不足。
三、2025年工作计划
1.跟踪服务企业。领导班子带头包保,积极回应企业诉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优化行政审批服务,开展综合行政执法,切实帮助企业排忧解难。
2.保障项目建设。围绕招商引资项目、武汉新城规划重点项目,组织开展执法行动,清除建设障碍和梗阻,全力保障项目顺利推进。
3.推动招商项目落地。协调解决规划、设计、用地、配套等问题,推动唯森药业大健康产业园项目、武汉三新学校二期项目等早日开工建设。
4.推动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提升。继续推动废旧回收治理、马路市场整顿、流动摊贩安家、校园周边整治、户外广告清理、规范非机动车秩序等行动,按照城市管理要像绣花一样精细的要求,切实解决群众身边反映突出问题,不断提升城市服务水平和功能品质。
5.开展打击“两违”专项整治。持续保持查违控违高压态势,完善长效治理机制,加大巡查力度,提升人防物防技防水平,对新增违法建设零容忍;继续与有关部门通力协作,开展集中拆违行动,有计划消化存量违建。
6.继续开展退菜还绿行动。对主次干道、闲置地块内围栏搭棚种菜继续开展巡查治理,全面提升城市形象。
7.推动生活垃圾分类试点扩面。实施垃圾分类试点项目,新建一批分类设施,在农村自然村湾内提升垃圾分类覆盖率到40%以上。
8.健全建筑垃圾处置体系。探索引入第三方专业公司,构建建筑垃圾从源头产生、收集运输到终端处理全流程闭环管理模式。
9.提升综合行政执法质效。利用好市转隶人员的先进经验和做法,面向群众关切问题开展执法,实现陌生领域执法零的突破,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推动执法工作规范高效。
10.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完善执法阵地建设,第一季度前实现执法办公场所整体搬迁;通过第三方开展协管人员招录和培训,充实执法力量;持续深化执法队伍作风建设“强转树”专项行动成果,在春秋两季分别开展一次执法队伍大练兵大轮训,全年开展法律、业务、技能培训不少于6次,全面推动全区综合执法队伍在政治建设、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和能力建设取得新成效。
主办单位:鄂州葛店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地址:湖北省鄂州市葛店经开区发展大道特一号 联系人:管委会办公室 联系电话:027-53080000 电子邮箱:gdgwh126@126.com 备案号:鄂ICP备2022014517号-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