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推进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和历次全会决策部署,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按照精治共治法治要求,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能力,着力解决城市管理突出问题,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人民生活质量和城市竞争力。
二、工作目标
聚焦葛店经开区城市管理痛点难点,集中精力实行十大攻坚工程,开展为期一年的集中攻坚行动,不断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改善城市面貌。
三、主要任务
1.物业服务提升工程
构建现代物业服务业体系,规范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活动,通过业主自治与物业专业规范服务深度融合,不断提升治理能力;建立经开区、葛店镇、社区三级物业管理体系,形成有效考核评价机制,严把物业企业准入关,严格执行淘汰退出机制;推进物业服务规范化专业化,设立物业服务行业“红黑榜”,推进物业服务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强化信用激励和约束;提升物业覆盖率和居民满意度,力争2家以上物业企业进规;推进组建小区业委会率达到35%,加强业委会把关,业委会成员党员比例要超30%。开展完整社区试点建设工作,完成8个社区服务中心投入使用,完成新城社区完整社区试点工程,启动大湾社区完整社区试点工程。(牵头单位:住建局;责任单位:综合执法中心、规划和工程中心、城市运营中心、葛店镇、自规分局、市场监管分局、建投公司、新市民公司)
2.停车秩序专项治理工程
全面治理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乱停放,严查重处机动车、三轮车、电瓶车、共享单车乱停靠。加快推动“全市一个停车场”项目,新建智慧停车场4个,加大停车泊位供给,新增路内停车泊位1000处左右(目前现有路内泊位3600个左右),在此基础上规范管理,逐步推行停车收费,促进车辆规范停放;科学规划建设全区电瓶车、共享单车停车场地,其中设定重点停车场地300处左右,一般停车场位1000处左右,同时实施共享单车电子围栏工程,在全区实现共享单车定点停放,配套实施人行道路缘石改造工程,逐步实现电瓶车、共享单车规范停放;新增严管路段及违停抓拍设备;新建违法车辆管理停车场同时配套增购拖车,严抓违规停放。(牵头单位:交警大队;责任单位:综合执法中心、建投公司、规划和工程中心、城市运营中心、葛店镇、自规分局)
3.公共交通服务提质工程
加大公共交通的投入力度,科学规划公交线路,新增公交运营线路3条(含1条无人驾驶线路);配套建设3处公交场站;提升公交运力,增购新能源公交车30台;提升出租运力,更新新能源出租车50台,降低收费标准;提升葛店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和质量,为群众创造更加优质、经济、便捷的出行环境。(牵头单位:新市民公司;责任单位:住建局、规划和工程中心、自规分局)
4.市政基础设施提升工程
开展“退菜还绿”和“疤痕治理”行动,清除死角,完成4条道路景观提升工程,推动全区道路绿化景观提升;实施全区域水岸线绿化景观提升工程和高速路沿线绿化工程,建成武城湖环湖步道工程,新增建设口袋公园2处;实施全区路灯升级改造及重点区域夜景提升工程,点亮“美丽夜葛店”;加强对道路绿化、公园、公厕、市政基础设施的维护管理,提升我区市政设施维护管理水平,提高市政设施完成率。(牵头单位:城市运营中心、规划和工程中心;责任单位:综合执法中心、葛店镇、自规分局、新市民公司)
5.流动摊贩“安家”提升工程
推广葛仙楼步行街夜市经验,为菜农、果贩、小摊小贩、流动餐饮等实施“安家”工程,科学规划新增临时摊贩经营点或公益集市,新增公益摊位200处以上;在群众反映突出的重点部位设立严管区域或严管路段,责任到人、驻点执法,严管重罚;对全区老旧集贸市场进行改造、扩容、升级,提升硬件设施,改善环境卫生,拓展市场功能,强化安全管理,为居民提供更加便捷、舒适、安全的购物环境。(牵头单位:综合执法中心;责任单位:经发局、规划和工程中心、城市运营中心、葛店镇、自规分局、市场监管分局)
6.占道洗车专项治理工程
全面排查辖区内洗车店面,重点摸排主次干道、城市进出口等重要部位沿街洗车店,建立详细洗车店档案;加大执法力度,全面治理区内违规洗车经营户,对占道堆放、占道洗车、乱排污水、损毁路面等行为责令整改,坚决取缔占道洗车;公安分局、综合执法中心、城市运营中心、生态环境分局、市场监管分局、交警大队等部门共同对违规行为进行打击,多部门协作形成合力,提高治理效果,改善城市环境。(牵头单位:综合执法中心;责任单位:公安分局、城市运营中心、葛店镇、生态环境分局、市场监管分局、交警大队)
7.再生资源回收行业专项治理工程
科学合理规划布点,全面摸清我区再生资源回收站(点)底数,优化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网点布局;进一步规范全区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经营秩序,集中治理再生资源回收经营场所“脏乱差”、无证经营等问题,营造规范有序的行业发展环境,改善再生资源回收经营场所环境;建立完善的长效管理机制,加强组织协调,通过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多部门联合执法,使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监督管理常态化、长效化。(牵头单位:综合执法中心;责任单位:经发局、公安分局、葛店镇、生态环境分局、市场监管分局)
8.旱厕改造工程
切实推动“厕所革命”,积极推动公厕提升改造,修建15座无害化公厕,完成辖区内2840处旱厕清零、户厕改造和污水管网建设,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提升群众生活品质;推动厕所建设管理标准化、规范化,扎实推动公厕维护管理责任落实,加强农户厕所清洁和公共厕所日常卫生保洁,保持清洁卫生;推动公共厕所无害化管理,加强粪污管护,严禁随意倾倒或直接排放粪污,未经处理或处理后达不到无害化要求的粪污不得还田,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省市要求。(牵头单位:葛店镇;责任单位:城乡融合局、规划和工程中心、综合执法中心、城市运营中心、自规分局、生态环境分局)
9.“门前四包”工作提升工程
加强宣传引导,推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建设,形成全面动员、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推动“门前四包”责任全覆盖,清除管理死角,压紧压实“门前四包”责任,明确责任范围、责任单位、责任人,确保管理员到岗履责率、问题达标整改率100%;建立多部门联合管理监督机制,重点解决门前环境差、监管不到位、持续时间短等问题;实行网格化管理,压实责任单位“门前四包”管理责任,重点管理随意种菜、乱堆乱放、乱搭乱建、违规晾晒等行为;建立行之有效的问题处置机制,对难以处置的问题及时上报,由相关执法部门及时处置,确保难题得到及时解决,逐步实现“门前四包”工作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牵头单位:葛店镇;责任单位:综合执法中心、城市运营中心)
10.城乡生活垃圾分类专项工程
全面完善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转运、处置体系,实施农村垃圾分类试点扩面,推广“一坑两桶三上门”模式;建立健全常态化运行机制,保障工作人员和经费,确保年底前3个行政村(武城村、何庄村、白浒镇村)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农村现有自然村湾垃圾分类覆盖率达40%以上;推动建成区内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择优选择居民小区、学校等单位试行生活垃圾分类试点,打造一批垃圾分类示范点;新建大件垃圾破损处理中心,对垃圾收运处置等配套设施进行提档升级。(牵头单位:综合执法中心;责任单位:葛店镇、规划和工程中心、新市民公司)
四、实施步骤
1.启动阶段:2024年2月至3月。各牵头单位摸清基本情况,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制定各专项方案,组建工作专班,明确目标任务、治理标准、时间节点等,压实工作责任,部署相关工作。
2.宣传阶段:2024年3月至4月,依托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政务服务网等平台,利用党群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公益电子屏等各类宣传阵地,广泛宣传十大攻坚工程的目标、意义和作用,引导广大市民群众参与城市管理服务,发动市民积极参与城市治理。
3.攻坚阶段:2024年4月至11月,各牵头单位按照专项方案安排,集中力量组织攻坚决战,重拳出击治理各类城市管理顽疾,全面改善城市管理现状。
4.巩固阶段:2024年12月至2025年1月,建立常态长效管控机制,持续巩固攻坚成果,组织关健问题回头看,确保各项问题治理不反弹。
五、保障措施
1.强化组织领导体系。成立葛店经开区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提升十大攻坚工程指挥部(详见附件1),负责统筹规划、协调指导和督促推进全区攻坚工作。
2.完善工作责任机制。坚持定期协调攻坚工作,指挥长每月至少召开一次推进会,副指挥长每周定期召开一次调度会或一次现场推进会,推进攻坚工作,各相关部门根据攻坚任务制定实施方案和十大攻坚工程任务清单(详见附件2),并严格按时间节点完成落实。建立督查体系,实行挂图作战,任务指标实行量化考核,落实红黄绿灯制度;定期开展考核评比,将考评结果作为单位和个人评先评优重要依据。
3.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在各类媒体平台广泛宣传报道各部门、各单位在攻坚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好典型,展示攻坚工作成效,积极争取群众理解和支持。
4.完善投入保障机制。加大攻坚工作投入,把城市管理攻坚十大工程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财政部门优先安排,足额保障工作经费。
5.建立群众参与机制。畅通市民诉求渠道,利用12345市民热线、网上问卷等形式,及时收集群众反映的问题,各相关部门根据责任分工领取任务,根据问题落实整改措施,设定完成时限,下大力气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并将完成情况定期向群众发布,接受群众监督。
附件:1.葛店经开区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提升十大攻坚工程指挥部组成人员名单
2.城市管理十大攻坚工程任务清单
主办单位:鄂州葛店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地址:湖北省鄂州市葛店经开区发展大道特一号 联系人:管委会办公室 联系电话:027-53080000 电子邮箱:gdgwh126@126.com 备案号:鄂ICP备2022014517号-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