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建设理念 转变发展方式 建设宜居宜业科技新城

信息来源:本站 日期:2017-12-05

  城市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推进区域发展的重要引擎。近年来,葛店开发区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精神,围绕提升城市功能和完善城市治理体系,不断创新理念、转变方式,在建设宜居宜业、持续发展的葛店科技新城上进行了积极探索。

  一、产城融合,转变城市发展理念

  城市的发展不能没有产业作支撑,产业的发展更离不开城市的配套服务。由于发展理念、开发模式等方面的原因,葛店开发区20多年来“开而不发”,并积累了一系列制约持续发展、科学发展的矛盾和问题,其中产业缺乏集中度和系统性,城镇配套和产业发展严重脱节的问题尤其突出。我们汲取过去产业独进的教训,以产城一体发展为导向推动开发建设。通过以城养产、以产促城、产城共建,解决配套基础设施和服务滞后、产业发展层次不高、开发布局不合理等问题,推进开发区从单一的产业园区向产城融合方向转变,从单一的生产型园区向生产、服务、消费型园区转变,从沿路线形开发向按空间布局和功能区网状开发转变。在着力提高先进制造业竞争力、壮大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同时,推动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形成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联动发展、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与此同时,加快建设一批城市新型经济载体,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完善道路、交通、商场、医院、学校等城市配套设施,推动开发区从单一工业园区向多功能产业区和宜居宜业宜商的新城区转型。

  为此,我们委托知名规划设计单位对葛店科技新城总体规划进行修编,做好新区总体规划、产业规划、控制性详规以及土地规划有序衔接工作。强化规划刚性约束,统一布局产业平台、基础设施、公共事业。按照产业主题高起点规划园区,科学编制好电商基地及湿地公园建设规划、南部生态新区建设规划,南山临港新城、南都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园、大健康产业园的建设规划,在规划研究制定过程中与目标企业形成良性互动,确保规划制定工作与产业招商工作同步推进。集中精力处理历史遗留问题,清理已签约未落户企业,盘活存量土地,重新规划布局。高标准、高起点的规划,对环境提升和招商引资的促进作用立竿见影,吸引了一大批国际国内知名客商。近2年来引进唯品会、苏宁云商、上海易商、家乐福、宝湾物流、普洛斯、亚马逊、南都电源、光谷联合、维龙、中智等知名公司11家,其中世界五百强1家(家乐福),产城融合发展的成效显著。

  二、拆建并举,拉开城市骨架

  一是强力推进拆迁安置,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打破以单个项目为中心的零星被动拆迁模式,实施成片规划、成片拆迁。近年来,我们推进了电商基地、南部生态新城、南都电源、南山临港新城等大项目成片开发拆迁,有效避免了项目凌乱落户带来的重复建设、重复拆迁等问题,同时加快了拆迁速度与拆迁效率。近三年,拆迁房屋8205户,拆除房屋面积约173万平方米,超过建区以来总和。加大安置小区及配套工程建设力度,启动大湾社区、站前社区、陶塘社区、姚湖社区、岳陂社区等安置小区建设,新增规划建设安置房106栋11378套122万平方米,目前已建成86栋8946套98万平方米,其余计划今年6月份全部交付安置。

  二是强力推进路网建设,拉开城市骨架。近3年,开工建设了电商大道、建设大道、发展大道、莲花大道、吴楚大道、开放大道、东湖路、香港路、高新三路、滨江二路等50多条道路,建成道路36公里(1990年—2012年建成道路总里程58.4公里),在建道路30公里。“五纵十横”骨干路网形成,城市发展骨架全面拉开,开发区实现了沿路线形开发向按空间布局和功能区网状开发的重大转变。城市建成区达到22平方公里,是十年前的七倍。

  三、狠补短板,完善城市功能

  葛店开发区远离主城区,基础配套设施不全、城市功能缺失是最大的短板。近年来,我们把创造优良宜居宜业环境作为中心目标,按照绿色循环低碳的理念进行规划建设,狠补基础配套设施短板,不断完善城市功能。

  一是建设污水收集和处理工程。采取BOT模式建设三王污水处理厂,对全区道路管网进行改造,率先全面实现雨、污分流。

  二是建设天然气和热力管网工程。沿骨干路网同步推进天然气和热力管网建设,葛店开发区成为鄂州主城区外率先使用天然气的地区,并将成为鄂州唯一实现集中供热地区。

  三是建设便民公交工程。申请开通了武汉到葛店的301公汽、区内501微循环公交及出租车,结束了群众出门只能步行或坐麻木的历史。建设2000个车位的大型便民停车场。乘车难、停车难的问题基本解决。

  四是重新布局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引进省幼师来区办学,引进省中医院建设武东院区。引进华中师范大学和美国泽维尔大学合作建设华师国际学校。对葛店高中、葛店卫生院进行搬迁和改建。

  五是加强生态城市建设。启动南部新区生态修复和紫菱湖退垸还湖工程。规划建设中央公园、五四湖湿地公园、两湖公园、湖滨公园等7大公园,其中秀海湿地公园已经建成。完成站前广场、太武街头游园等园林工程建设。高标准实施道路绿化工程建设,在东湖路等16条主干道进行生态廊道建设。目前全区绿化积达到120万平方米。开发区生活环境和配套功能明显改善。

  四、以人为本,解决城市核心问题

  人的问题是新型城镇化核心问题,只有实现了“人的城镇化”,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新型城镇化。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从制度设计入手,加强教育引导,完善社会保障,系统解决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人的城镇化”问题,促进农民向市民转变。

  一是制度设计,创新社会管理。组建村集体参股、市场化运作的新市民服务公司。以新市民公司为载体,系统解决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各种问题。新市民公司承揽环卫保洁、绿化工程及养护、物业管理、市政工程维修、渣土运输、公交出租营运、就业培训等工作,整合区内零散无序的服务业务,制定统一的服务标准,实行专业化管理,为区内企业和居民提供专业化的一条龙服务。加强农村新社区标准化建设,在各社区设立便民服务中心,推进公共服务下沉,居民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基本的公共服务。

  二是教育引导,提升居民素质。依托新市民学校和人力资源部门,对全区农民、企业员工进行教育培训,提升人员素质,解决农民变居民过程中思想观念、生活习惯、工作技能等方面的问题,引导洗脚上岸的农民改变陈规陋习,增加新技能,开拓新思维,培育“热情友善、开放包容、爱岗敬业、文明向上”的葛店新市民。

  三是加大投入,完善社会保障。为解决失地农民后顾之忧,我们加大社会保障投入,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待遇由原来的每月55元提高到255元,仅此一项就为开发区失地农民每年增加保障性收入3000万元。

  四是创造条件,增加农民就业。依托新市民就业指导、技能培训、环卫保洁、物业管理、市政工程、绿化施工、土石方工程、公交出租、餐饮服务等子公司,在完善开发区社会服务的同时,为失地农民提供就业信息、安排就业岗位,增加工资性收入。失地农民在家门口安居乐业,实现了由“上访”到“上岗”的华丽转身。

  城市经济社会活动最集中的地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实现现代化,必须抓好城市这个“火车头”。下一步,我们将以这次城市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进一步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完善城市治理体系,提高城市治理能力,努力把葛店开发区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富有活力、独具特色的现代化科技新城。

 

主办单位:鄂州葛店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地址:湖北省鄂州市葛店经开区发展大道特一号
联系人:管委会办公室 联系电话:027-53080000 电子邮箱:gdgwh126@126.com
备案号:鄂ICP备2022014517号-2   鄂公网安备 42070302000097号 网站标识码:420700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