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市教育局:
现将市政协第九届第四次会议第20240127号提案提出的有关“推进我市教联体提质增效”方面的建议办理情况函告如下,请综合后一并答复提案者。
感谢对我市教育事业的关注和支持,以及提出《关于推进我市教联体提质增效的建议》的宝贵提案。我区高度重视教联体的建设与发展,并且认识到教联体建设对区域义务教育提质增效的重要性。现就我区教联体建设情况和三位委员所提出的建议回复如下。
一、教联体建设基本情况
我区现有义务教育学校14所,其中初中2所,完全小学12所。现有中小学教师667人,其中初中220人,小学447人。现有在校学生(2024年春季学期)11850名,其中初中3334名,小学8516名。全区组建3个教联体,均为融合型教联体,覆盖学校14所义务教育学校,占比100%,覆盖所有学生。
1.党建引领,完善机制。我区建立了“工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城乡融合局党委——中心学校党委——教联体总支——各学校党总支(支部)”的五级党组织体系。全区教育系统党委1个,总支1个,支部18个,从组织体系上确保了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
2.顶层设计,全面覆盖。根据省教育厅、市教育局关于“教联体建设”文件精神,制定了《葛店经开区省域教育体实施方案》,搭建全区中小学的教联体网络。全区共搭建三种形态的教联体网络。一是强弱融合型教联体,以实验小学为核心,联合岱庙片姚湖小学、张铁小学和三王小学三所小学,已于2022年11月完成组建并试点运作;二是城乡融合型教联体,以葛店中学为核心,联合葛店片一小、二小、黄矶小学和白浒镇小学四所小学,2023年9月完成组建;三是南部新区融合型教联体,以新华中学为核心,联合大湾片曹岭小学、岳陂小学、大湾小学和陶塘学校四所学校,2023年9月完成组建。目前,教联体建设实现区域义务教育学校全员覆盖。
3.试点探路,示范推广。我区遴选葛店实验小学教联体成功申报为省级试点。目前试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实验小学教联体涵盖4所小学,66个班,3320名学生。按照教联体改革方案安排,从2023年春季学期开始,实验小学教联体“一校四区”实现“七个统一”,即统一内部管理、统一编制管理、统一经费使用、统一教师发展、统一教研教改、统一考核评价、统一文化建设。一是创新办学体制机制,实行“总校长——执行校长”一级主管、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全面重组四所小学为“一校四区”融合型教联体,推行党组织领导的单一负责人办学体制,教联体内人、财、物共享共用,管理干部和教师队伍无障碍调配,人事、经费、教学、资源配置一体化管理。二是实验小学教联体教师队伍实现了无障碍交流,四所学校共交流校级干部2名,副校级及中层干部14名,交流教师25名,干部和教师队伍的交流轮岗极大的促进了师资的均衡、调动了干部教师的积极性。三是捆绑式的一体化联动发展。成立了3个学科研究工坊、1个体音美艺教联盟,实验小学教联体出版了16期教联体内部活动简报,共组织了二十大宣讲4次、师德讲堂2次、师徒结对24对、班级结对16对,学科送教12次,云集体备课26节次,云听评课300次,云课件教案数7422个,云校本研修52集体备课10次,组织了教联体围棋交流赛和省级段位赛、“清风拂六一、童心颂廉洁”文艺汇演、读书活动月、足球联赛等活动。四是形成部分规章制度、组织架构、操作流程、典型案例、试点经验等为下一步全区全面铺开教联体建设提供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
实验小学教联体2024年2月被首批省级示范性教联体,前期建设经验成功运用到其他两个教联体的建设,带动了我区葛店中学教联体和新华中学教联体快速组建与发展,2024年3月,三个教联体均被评为市级示范性教联体。
二、存在的问题与短板
1.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问题突出。
全区义务教育学校共有229个班级,其中大班额(小学45人以上、初中55人以上)162个,占比71%。葛店中学、新华中学、葛店二小、实验小学、姚湖小学、大湾小学、曹岭小学等7所学校大班额问题比较突出,学校功能教室被严重挤占,无法保障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
2.教师缺额且老龄化严重,临聘教师占比高。
全区义务教育学校有正式教师508人,平均年龄48.5岁,20年来全区仅招录83名教师,40岁以下教师仅85人,占比为16.7%。临聘和合同制教师159人,占现有教师总数(667人)的23.8%。
3.部分学校校舍陈旧,办学条件薄弱。
义务教育14所学校中葛店中学、一小、二小、黄矶小学、白浒镇小学等5所学校教学楼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建成,使用时间均接近30年,校舍老化且存在一定安全风险。
4.白浒镇小学仅51名学生,是典型的“小、弱”农村小学,离周边学校距离又偏远,不便于整合,在教师资源合理利用上存在缺陷。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1. 合理调整学校布局,加强资源整合。加快南部学校的建设,计划今年九月份建成投入使用。拟办成九年一贯制学校,开办24个初中班和12个小学班,方便万科五彩城和锦绣香江两个小区的小学生就近入学,同时有效解决曹岭小学的招生压力,化解大班额。葛店新城小学在2024年9月份启动招生,方便新城社区、中海锦城、紫菱东岸的学生就近入学,同时有效解决大湾小学招生压力,化解其大班额。改扩建原葛店高中老校区为葛店小学,办学规模为36个教学班,葛店二小和葛店一小合并后迁到葛店小学,有效化解葛店二小校舍紧张难题和大班额问题,将现葛店二小与葛店中学打通,葛店二小搬出后,校舍和运动场整体划给葛店中学,有效缓解葛店中学校舍紧张和大班额问题。
学校布局调整后,依托现有教联体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促进学校之间的合作与共享。
2. 分批补充教师编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启动2024年教师招聘工作,在2022年审定的598名编制数内,招聘160名中小学编制内教师,其中初中15人,小学145人。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整体教学水平。
3. 强化部门协同,完善管理机制。在区工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协同区城乡融合发展局、党工委管委会办公室、财金局、住建局等各部门职责,破除现行教育管理体制机制壁垒,在学校建设、经费支持、编制管理、待遇保障、教师交流、岗位设置、职称评聘、教学奖励等方面研究出台政策措施,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确保教联体的有序运行。
4.推动创新发展, 促进教育公平。将教联体建设纳入区管委会履行教育职责的重点监督和评价内容,成立经开区教联体专家指导委员会,依托区教育督导专班,组织开展专项督导,开展党态化视导诊断,指导全区教联体学校开展建立健全共融共生的内部治理、教师统筹、优质资源调配、建设成效评价、家校社协作、条件保障等机制,鼓励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提升教育活力。继续加大对薄弱学校的支持力度,努力改善葛店中学、黄矶小学、张铁小学、三王小学、大湾小学等学校办学条件,缩小校际差距,促进教育公平。
我区将继续关注教联体的发展,不断改进工作,以实现提质增效的目标。同时,我们也欢迎继续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共同推动我区教育事业的发展。
葛店经开区管委会
2024年6月4日
主办单位:鄂州葛店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地址:湖北省鄂州市葛店经开区发展大道特一号 联系人:管委会办公室 联系电话:027-53080000 电子邮箱:gdgwh126@126.com 备案号:鄂ICP备2022014517号-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