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鄂州十周年、鄂州建市四十周年。
近年来,鄂州市广大科技工作者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在提升我市科技创新水平、推动科技经济融合发展、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近日,市科学技术协会、市科技局开辟专栏,向全市各条战线的广大科技工作者,致以诚挚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
下面,跟随小编的脚步,
看看属于葛店“科技尖兵”的高光时刻吧……
胡军巍:追求卓越 “从0到1”的“开路先锋”
胡军巍,华工激光三维五轴产品线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大功率激光加工先进装备研发中心技术委员会委员。工作20余年,他始终将科技创新的理念融入一线工作中,带领团队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解决一个又一个难题,产品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真正实现了国产替代。
激光被称为“最亮的光、最快的刀、最准的尺”。走进华工科技智能制造产业园,胡军巍正在对一台即将发往国外市场的三维五轴激光切割机进行最后的测试验证。
三维五轴激光切割机床,被视为高功率激光加工设备 “皇冠上的明珠”产品。激光切割头、数控系统和激光器作为关键核心单元器件,其技术被国外公司长期垄断。2017年,胡军巍从德国学习归来,下定决心要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在院士团队专家的指导下,他开始着手研发核心单元器件。
“越是高功率的切割头,对环境的要求越苛刻。”胡军巍说,为满足切割头对生产环境的要求,在项目启动前期,打造了千级无尘洁净室和万级无尘洁净室,针对切割头的研发生产工艺流程制定了严苛的标准规范,经过多年不断的研发测试,实现了五轴切割头与核心光源国产化,改变了国外市场的技术垄断局面。2019年,完成万瓦平面切割头的研发生产,实现了激光头关键技术部件的国产化自制并投入批量生产,实现了自主研发从“0”到“1”的突破。
随着技术不断成熟,整机装备及零部件也在不断进行升级换代,产品的技术成熟度、质量与可靠性也随之提高。2020年,胡军巍又带领团队完成高速高精轻量化三维五轴光纤切割装置的研发。
去年,第三代三维五轴激光切割智能装备搭配自主研发的第三代轻量化三维五轴切割头,从床身结构、切割头、人机界面到外观等进行20余项升级,国产化率超过90%,产品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真正实现了国产替代。
同年10月,国内首条华工激光三维五轴流线化智造产线正式投入使用。同时,胡军巍还致力于推进装备工业软件的国产化,开发设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离线编程和在线编辑软件等,每一次技术迭代只为给客户带来更好的体验。
不断探索,不断创新。近年来,胡军巍获得“激光切割头及三维激光切割装置”等七项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未来,我们将继续坚持科技创新,推动更多先进激光技术在汽车制造、航空航天、船舶制造、铁路轨道等领域内的应用,以技术引领市场,在行业领域内始终保持技术领先的地位。”胡军巍说。
彭怀亮:“追光”16年永不停转的“激光陀螺”
从平凡的车间工人到企业的引路人,从努力冲破困境到全省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在“追光”的道路上,他走了16年,他就是武汉莱尔特激光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彭怀亮。
“活下来、站起来、跑起来”
今年53岁的彭怀亮,已经手握22项专利,但他仍怀揣着一颗赤子之心,助力葛店经开区打造激光智造高地。
“我的理念很简单,先活下来,再站起来,最后跑起来。”彭怀亮说,2018年,他正式创立武汉莱尔特激光科技有限公司,在起步阶段,公司产值才1000多万元。如今,公司最长的激光切割设备能达到40米,年产值达2亿元。
“跑起来不容易,2021年,企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当时,我几个月没有离开过公司,大量订单资金无法到账,但我从没想过放弃。”彭怀亮说,有一次,为了及时交付一台激光切割器样机,他和团队成员熬了好几个通宵,把需要一两周才能完成的任务压缩到3天完成。这样的工作模式,彭怀亮一干就是16年。
“我希望未来能研发出更多光纤激光切割装备。”彭怀亮说,让中国制造、鄂州制造释放出更大能量,努力为国家在激光行业取得率先突破而奋勇争先。
“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彭怀亮一直专注于金属激光切割机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凝聚了大批专业人才,公司创新团队现有人员30名,高级工程师以上11人,均是激光技术方面的行业翘楚。
“留住人才不容易,真诚相待才是必胜法宝。”彭怀亮说,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团队支撑,他们都是陪着我一路摸爬滚打走上来的人,陪伴我的时间甚至比家人还要多。
为了采集切割数据,彭怀亮常常24小时“蹲守”在办公室。每当遇到困难,他习惯到工厂车间去溜达几圈,让大脑放空。“工作已经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对于未知领域的探索,我充满激情,让产品效能提高半小时,攻克一个新的技术难关,都能给我带来极大的满足感和成就感。”通过不断走访国内外管材加工企业,调研客户需求,最终,彭怀亮打造出国内第一台光纤激光切管机,一经投入市场,获得热烈响应。
“我们的产品已成为行业里的‘香饽饽’,很多人都在模仿,但从未被超越。”彭怀亮自信地说。(王金萍)
来源:鄂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