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徐麟
进去的是污水,出来的是清流,过滤着城市“血液”中的毒素和垃圾……污水处理厂就像一座城市的肾脏,24小时不停运转,保证城市正常运行。
今年以来,市水务集团在“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的浪潮中,积极推动污水处理技术创新和升级,不断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和质量,全力打造污水处理高品质、高颜值的“绿色名片”。
下沉式再生水,为城市“解渴”
走进位于葛店经开区东南部的一座生态公园,草木青翠、鸟语花香,三三两两的市民在这里散步、休憩,十分惬意。而风景优美的生态公园地表下,却“藏”着一个日处理污水4万吨的下沉式再生水厂——葛华污水处理厂三期。
占地面积96亩的葛华污水处理厂,主要处理生活污水,服务总面积约80平方公里,服务人口约20万人,是目前我市单体规模较大的城市污水处理项目,日处理污水能力达7万吨。升级扩容的葛华污水处理厂三期投资2.94亿元,占地面积49亩,目前日处理污水能力达4万吨。
“我们打破以往大家对地面式污水处理厂‘脏乱差’的刻板印象,采用半地埋式设计,修建人造坡地式地下污水处理厂。通过生物滤池除臭工艺,有效收集废气,大大减少了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其上层是开放式空中花园,有效节约土地资源,可供市民休闲、娱乐、健身。”鄂州蓝工水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晓东介绍,经处理后的出水水质均达到一级A标准,尾水可用于周边市政道路和园林浇洒、农业灌溉、景观水体补充等方面,切实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真正为城市“解渴”。
从曾经的传统污水处理厂到如今的花园式生态景观,创新应用给城市带来了看得见的收获。“很多人经常来这里转转,锻炼身体,一座污水处理厂竟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真是太神奇了。”市民陈阿姨感慨道。“智慧大脑”,日处理4万吨生活污水
废水变成透明见底达到排放标准的湍湍清流,每天4万吨生活污水发生这般天翻地覆的变化,其“变身”过程通过一块电子大屏幕就能轻松掌控。
在葛华污水处理厂中控室,宽大清晰的屏幕上,数字闪动,实时更新,工作人员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认真分析各个重点设备的运行状态及工艺曲线。污水从哪里来,经过哪些处理设备和工艺流程,最后又从哪里流出去,这些环节在大屏幕上一目了然。
“屏幕上显示的是污水处理的实时数据,如果将整个污水处理系统比喻为一个人,中控系统就是‘大脑’,其不但能监控‘身体器官’也就是每个污水处理设备的运行状态,也能发出指令,控制它们完成各种‘动作’。”该公司工艺主管徐贵明介绍,以前污水处理各个环节的数据及情况,必须到现场了解、处理,需要投入大量人力。如今,利用系统自动化、智能化控制代替以前的巡检人员,节省了人力,并做到对曝气、药剂等参数的精准控制、精确管理,实现了降本增效。水务+光伏,为降污减排注入新动能
污水处理厂是“日夜兼程”的耗能大户,如何实现绿色低碳运行一直是业界关注的焦点。在红莲湖污水处理厂,“水务+光伏”模式的光伏发电项目正在加紧施工,现场一派忙碌的景象。
“红莲湖污水处理厂规模为1.5万吨/天,‘水务+光伏’这一模式是利用污水处理厂占地较大的特点,在二沉池上空架设光伏组件,可安装550Wp光伏组件904块。该污水处理厂采取‘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运行模式,预计年均发电量可达52万千瓦时,为降污减排注入新动能。”该公司总经理王伟介绍。
在新技术、新模式的探索下,该厂还将原有的改良型氧化沟改造为移动床生物膜反应池、高密度沉淀池改造为磁混凝沉淀池,实现尾水排放由一级A标准提升至地表水四类标准,有效改善城市水环境,提升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
主办单位:鄂州葛店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地址:湖北省鄂州市葛店经开区发展大道特一号 联系人:管委会办公室 联系电话:027-53080000 电子邮箱:gdgwh126@126.com 备案号:鄂ICP备2022014517号-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