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奔流 · 长江大保护鄂州行动——走进葛店熊湾村

信息来源:本站 日期:2018-11-08

  10月15日,鄂州日报“大江奔流·长江大保护鄂州行动”栏目正式启动,从一人一物一事等微观层面,全媒体、多维度来感受长江的律动,讲述长江新故事、探寻全市沿江的35个村的新变化。此栏目首站便到达我区,依次对熊湾、白浒镇、姚湖、黄咀、张铁等5个村进行采访报道,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葛店开发区沿江村组正在进行的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实践。
  老码头开讲新故事
  长江从武汉左岭镇出界,进入鄂州段,第一个迎接的是七贤湾,葛店开发区熊湾村所属5个自然湾之一。
  在一场秋雨中,记者看到长江堤岸泥泞的道路两侧是已拆或待拆的民房,看上去有些“萧条”,这与江面上船只来往的繁忙景象形成反差。
  “老码头有新故事。”熊湾村支部书记熊建国笑着解释,过去这里靠江吃江是热闹的地方,将来南北货“通吃”还是热闹。
  老码头,指的是沐鹅港,一个有着百年历史的老港口。
  在人流、物流以走水路为主要方式的年代,哪里有码头哪里便有繁华。熊湾村由七贤湾、沐鹅港湾、熊家大湾、竹林湾、窑前湾组成。沐鹅港便是码头所在地,当年的汉口至九江“汉九”班客轮停靠的葛店码头便是这里。
  据史料记载
  1890年,“本成”号客货汽轮首停沐鹅港;
  1914年,时任湖北军政府交通厅长的熊晋槐在汉口成立轮船公司,首开汉口至葛店航线;
  1921年,沐鹅港成立船业帮会。
  当地有句流传较广的民间俗语,“到阳逻弯葛店”。意思是,想到江对岸的阳逻,得绕弯葛店,因为这里有码头可以摆渡。
  来此“弯”的人和物多了,沐鹅港便成了长江两岸和梁子湖水系一带商贾的货贸中心,周边聚集了30多家商铺,也促成了熊湾村一个特殊产业———船舶运输。
  随着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曾经的码头冷清了下来,直至逐渐淡出视野,沐鹅港码头也难逃这一历史规律,留下的仅剩历史记忆和符号。不过,直到现在,熊湾村民私人拥有船舶的吨位总数达万余吨,处鄂州长江沿岸行政村中的首位。
  老码头上岸,续写新故事。一座全新的“陆地货码头”正在这里诞生,这便是占地3.2平方公里的南山临港新城,将发展成为以港口物流产业为主导、现代服务业为支撑,集港口、公路、铁路于一体的长江经济带产城融合示范区。

  熊湾村民全力支持。南山临港新城第一期已征地500亩,建起了湖北赤湾东方物流园。在园区,大大小小的物流车辆进出忙碌着,“武汉—葛店—全国”的物流招贴传递着视野更广的信息。
  “说实话,我们眼下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拆迁,七贤湾、竹林湾、窑前湾已全部拆迁。过段时间你们再来,现在的村委会办公楼也看不到了。”熊建国笑道。
  新故事蕴含着新希望。
  沁香缘是东方物流园里的多家餐饮店之一,在这里打工的女服务员是熊湾村村民。她说:“从家里走过来上班不到10分钟,一个月2000多块钱,么可不得?年轻人也不愁找不到工作,听说沐鹅湖还要建生态公园,几好的事!”
  老码头新故事,这是开篇,更多精彩正在续写中。
  船老大和他的三条船
  船老大叫熊裕发,今年55岁,葛店镇熊湾村七贤湾人。跑船30余年,拥有过3条船,船成了熊裕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熊裕发的父辈就在长江上跑船。那时,人们驾的是木划子,熊湾村共有20多条,大的二三十吨,一般的七八吨,运砂、运百货。船老大们在武汉至巴河之间扬帆掌舵,在日子里穿梭。
  船给熊湾村人带来了骄傲。“全村大约30%的人跑船,见的世面多,收入也多些,日子好过些,熊湾村人出外说话比其他人是要硬气点。”熊裕发回忆道。
  改革开放后,熊湾村人跑船的劲头更足了。有实力的,自家买船;家底薄点的,几户人家合买一条船。那时,最大的船已达到5000吨,跑的码头也远了,上游到重庆,下游抵上海。

  熊湾村村民的船只


  1987年,熊裕发买了自己的第一条船,一条80多吨的木船,驾驶、轮机就他一人。“在附近拉些砂石等,请不起人,全是自己动手。”他说。
  几年之后,有了积累,熊裕发给自己的船换代升级。上世纪90年代初,他到泥矶船厂订制了一条800吨的铁船,花费了几十万元。
  船变大了,沐鹅港砂石码头的设备也开始机械化,用上卷扬机,卸砂不再靠人挑沙筐走跳板了。此时的沐鹅港聚集了大大小小的砂石码头10多家。
  那时,广大农村地区开始流行建楼房,熊裕发的砂石生意也很不错,自运自销,三天一船砂。
  江上的日子在忙碌中过得很快,第二条船为熊裕发服务了近20年,也丰厚了他的家底,让一家人过上了小康生活。
  2012年,熊裕发迎回了自己的第三条船,1500吨的普货船,花去了他百万余元。有了大船,熊裕发当起了真正的船老板,驾船技术活交给了聘请的船员,他一心负责市场。
  然而,考验很快来临。取缔长江沿线非法砂石码头,沐鹅港一字排开的14家砂石码头成了取缔对象。对这一时刻的来临,熊裕发早有预感,一是这些砂石码头确实有不自觉的地方,二是国家对长江的保护越来越严、越来越细。这预感首先来自自家的船舱。
  熊裕发的船编号是“0158”,轮机舱里有一套特别的设备:污水处理器。“两年前,这套设备就安了,不用我们出钱,国家安的,听说一套得要三四万元。有了它,船上的生活、生产污水,全都要经过净化处理,最后清水排江。”他说。

  华中(葛店)微电商孵化基地


  是啊,老跑船的都知道,过去,船上的这些东西不都是直接倒进江里?
  韩勇,是熊裕发船上的水手,黑龙江人,2013年开始跑长江。常年生活在船上,韩勇看到了长江的悄然变化,“江面垃圾少了,水质好多了。我们的船靠码头,有专船来收垃圾。船上的生活用水,可以直接从江里提取,然后加点明矾,沉淀下就可用了。”
  与熊裕发的船相距不到500米的上游,葛店开发区砂石集并中心正在建设之中。这个码头的建设以临时与永久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岸线总长394米,拟建3个停靠5000吨级的散货泊位,预计年吞吐量为300万吨。
  三条临时砂石装卸线正在建设中。码头负责人姚立民说,按计划,10月末,三条临时线就要交付使用。
  老的砂石码头拆了,新的港口还在建设之中,熊裕发的船停靠在锚地,静静地等待着。
  快,救小鸟!
  在葛店沐鹅港长江堤段,本报“大江奔流”采访组寻找沐鹅港的源头,不料想,遇到了意外的一幕,大家停下脚步,紧急救助小鸟。
  沐鹅港是一条抗旱的应急通道,通过提水泵站,长江之水通过这条港一路南下,灌溉着沿途的万亩良田。
  其源头就在葛店开发区熊家大湾与七贤湾之间,因新的规划建设需要,源头的一处村庄已拆迁,少了人来人往,草木也丰茂起来。
  下江堤,走在沐鹅港的堤岸上,伴着静静南下的水流小心前行,脚下是飘落的枯叶,伸到路中间的树枝不时刮到衣襟。
  前行约10多分钟,记者突然被眼前的一幕震住了:一些小鸟被悬在空中,有的还在振动翅膀。怎么回事?定睛细看,原来,是一条长近10米的捕鸟网将路拦截,二三十只小鸟在此遭难,一部分还在挣扎之中。
  随行的熊湾村党支部书记熊建国告诉记者,这里现在几乎成了一个无人行走的区域,加上草木茂盛,成了小鸟们的天堂,港里还出现了野鸭。捕鸟网,自己还是第一次遇到,“听说过有外地人来这里张网捕鸟,没想到还是真的。”
  细如发丝的捕鸟网,迷惑了小鸟的视线,也缠住了小鸟的双脚与翅膀。这么小的鸟,仅如鸡蛋大,它们在哀鸣,在求救。
  采访组一行迅速开始救鸟。网线太细,小鸟的脚也很细,不敢用力撕网,便用随身携带的指甲剪一点一点地剪。实在等不及,干脆用牙咬,将细线咬断。

  联通长江的沐鹅港


  “小家伙,别啄我,我们是来救你的!”“莫急,莫急,脚莫乱动,马上就好,马上就能飞了。”“这里还有一只,快快快!”……
  飞吧,可爱的小鸟。缠在身上的细线被耐心地摘掉,一只小鸟终于振翅飞向了空中,飞回了丛林。
  遗憾的是,大部分小鸟在此梦断蓝天。
  尽力救助之后,采访组将这张可恶的捕鸟网全部扯毁。张网人是谁?不得而知。这里有多好的绿色,有多好的天空,善良的人啊,可爱的小鸟需要呵护。李洪江、方仲华

主办单位:鄂州葛店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地址:湖北省鄂州市葛店经开区发展大道特一号
联系人:管委会办公室 联系电话:027-53080000 电子邮箱:gdgwh126@126.com
备案号:鄂ICP备2022014517号-2   鄂公网安备 42070302000097号 网站标识码:420700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