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255.65亿元,创历史新高;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突破1000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400家;技术合同交易额超过105亿元……这些数字,展现出湖北鄂州科技创新的蓬勃活力。
当前,鄂州正抢抓武汉新城建设的契机,重点布局光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生命健康等产业,强化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
培育创新主体
打造产业集群
华工法利莱打造的激光清洗设备。人民网记者张沛摄
近日,记者走进鄂州葛店的华工法利莱切焊系统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工法利莱”),看到工人们正在调试一款激光清洗智能设备。该设备采用大功率激光束照射物体表面,主要应用于船舶行业。相比传统喷砂方式,激光清洗操作更简便,精度更高,且环境污染更小。
激光被誉为“最亮的光、最快的刀、最准的尺”。华工法利莱正是中国第一家、全球第二家以高功率激光智能装备为核心、全产业链布局的智能制造系统方案提供商——华工激光在葛店投资的子公司。
在华工法利莱的龙头带动下,一批激光制造企业相继落户葛店,为华工法利莱提供配套服务,并向激光设备上下游产业延伸。2024年12月,葛店高新区激光智能装备创新型产业集群成为鄂州市首家获湖北省科技厅认定的省级创新型产业集群,涵盖上下游企业共计109家,集群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比达4.2%。
“创新主体是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关键。”鄂州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鄂州市坚持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推动创新资源向企业一线集聚。95%以上的研发投入由规上科技企业贡献,90%以上的科技资金用于支持企业创新发展。2024年,鄂州市落实市级各类奖补项目资金超过3000万元。
在这里,特色化、差异化的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得“缤纷多彩”。以容百锂电、南都新能源、虹润高科等为代表的50多家企业形成了新材料产业集群;以人福药业、康源药业、唯森制药等为代表的60多家企业形成了大健康产业集群……
“揭榜”“赛马”
激发创新活力
在湖北李时珍药物研究有限公司,科研管理部总监许攀向记者介绍:“我们研发的芩贝止咳颗粒基于临床价值导向,已通过Ⅱ期临床试验,是1.1类中药创新药。”该项目作为2024年鄂州市“揭榜制”重点科技项目,将获得50万元的财政资金支持。
湖北李时珍药物研究院研究人员正在做实验
许攀认为,科技计划项目的支持为企业研发创新加速提供了有力助力。
关键核心技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必须掌握在自己手中。为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鄂州市形成了以产业重大技术需求为导向的攻关任务机制,发挥行业重点企业在创新需求、资金投入、研发组织方面的主导作用,让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出题人”和“答题人”,加快突破一批核心技术和标志性重大战略产品,增强高质量发展的源动力。
近年来,鄂州市聚焦光电子信息和新材料、生命健康、高端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持续实施“揭榜制”“赛马制”科技项目13项,支持资金近1000万元,加速推动新产品、新技术的国产替代和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
鄂州制定了《进一步激励企业科技创新的若干措施》,全方位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综合运用平台孵化、创新服务补贴、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惠企政策,引导企业做好研发活动管理。将研发投入纳入项目评价、平台申报重要考量指标,2024年支持企业研发投入增量奖补资金超过500万元。
推动科技成果
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创新平台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升级的重要支撑。
鄂州市与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重点高校开展市校合作,共建产业技术研究院和重点基础设施平台,围绕特色产业打造成果转化孵化阵地。
鄂州(武汉)离岸科创中心是鄂州市首个“科创飞地”。依托武汉的科研资源优势,形成了“研发在武汉、制造在鄂州”的协同模式。2025年2月28日,鄂州市在北京市海淀区武昌鱼大厦设立鄂州(北京)离岸科创中心,推动“北京智慧”转化为“鄂州实践”。
湖北科创供应链天网平台操作培训现场
通过开展科技成果源头拓展行动、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行动、转化服务能力提升行动和成果转化环境优化行动等“四大行动”,促进高校科技成果在鄂州落地。2024年征集科技成果213项,落地转化47项。
为引导创新资源与产业需求高效对接,鄂州建设科创供应链天网平台,搭建“1+5+10+N”地网服务体系,完善“天网”“地网”高效衔接、无缝对接机制。截至2024年底,已入驻1107家企业,完成202项供需对接。(张沛、张东)
来源:人民网湖北频道
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鄂州葛店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地址:湖北省鄂州市葛店经开区发展大道特一号 联系人:管委会办公室 联系电话:027-53080000 电子邮箱:gdgwh126@126.com 备案号:鄂ICP备2022014517号-2 ![]() 网站地图 |